一、而那种基于纯电研发的新能源电动叉车往往在研发的时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自设计之初就必须根据电动叉车的特性进行前瞻性结构设计,完全按照锂电池、电动机、控制系统的性能特点和结构来量身定做,为电池和电机的布局预留了恰当的空间,让电池、电控、电机能够实现有机融合,从车架到传动,从轮胎到刹车,都是经过专门设计的,电池组可以安放在最理想的位置上,整车刚性更好,有更安全的电池保护系统,车体的重心分布更低更均匀,续航时间更长,操作性能与油改电叉车不可同日而语。
二、尽管从理论上来说,油改电的新能源叉车只是新能源叉车发展历程当中的一个过渡产品。但是,存在就一定有其合理的一面。“油改电”叉车基本上都是从市场销量最大的3吨内燃叉车入手,其中有一些油改电叉车的性能表现还是不错的,而且售价较低,面向的客户群体广泛,针对一些轻工况的使用场景还是有一定的销量,也可以为厂家带来一些利益。因此,在新能源叉车价格没有办法全面下调之前,“油改电”叉车还是有其生存的空间,毕竟,对于用户而言,不管是油改电还是新能源,都只是一辆叉车,衡量的标准也只是价格如何,是否好用而已。这也是能源变革阶段的必然产物,只是没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三、从技术上分析,“油改电”叉车存在很多天生缺陷,其本质上是一种移花接木的做法。根据市场调研,普遍反映持续工作时间不长。电动叉车的续航能力主要取决于电池容量和能耗效率。首先,电池容量取决于电池数量的多少。燃油车内部结构并没有专门为电池预留空间,所以后加装的电池包只能见缝插针地塞进车内,可提供的容量十分有限。其次,能耗效率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动力传动结构的匹配,而油改电叉车只是在已成型的燃油车车架机械空间中更换成电机、电控和电池包。由于不是整车研发,传动能耗效率不是最佳匹配,整机性能自然是强差人意了,电动叉车的性能主要取决于电动机的表现以及传动结构的效率,而油改电车型的传动结构毕竟都是移植而来,它们的机械集成度更低,模块之间的配合不够默契,致使传动效率低下。
四、虽说“油改电”叉车在成本和研发的周期上有着很大的优势,但先天不足的限制还是非常大的,而这样的影响是无法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消除。而且,因为油改电缺乏创新的研发流程,带来的是极低价值的技术变化,长此以往的结果,就是新能源技术的原地踱步甚至停滞。毕竟,只有根正才能做到苗红。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提升,基于纯电平台正向开发设计的新能源电动叉车一定是未来的主流,顺势者昌逆势者亡,优胜劣汰是每个行业亘古不变的道理。同样,新能源叉车的发展没有捷径可走,唯有脚踏实地,认真务实才能走得更长远。
|